发布时间:2018-04-04 14:21 我要投稿
灰霾面积达到188万平方公里,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7个城市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本次空气重污染创下今年入冬以来的多个纪录,为此,环保部派出16个督察组分赴污染严重地区展开督察。督察发现,唐山市个别钢铁企业当着督察组的面承诺立即关停烧结机,待督察组走后,重新开启。环保部近日在向媒体通报时说,唐山市个别企业的行为属于“恶意应付检查”。
“环保督察”近来成为一个热词。一方面,它透露环保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它代表着监管模式的改革。随着《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于2015年7月1日颁布,中国的环保督察制度由此奠基,正如媒体评论所指出,环保督察从环保部门牵头到中央主导,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政为主”,这是中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
规格全面提高,监管机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各界对环保督察的殷殷期待不言而喻。而在“十面霾伏”的特殊时段里,这种期待更有了叠加的意味,因为人们希望通过环保督察能够找到致霾的元凶并承担责任,一吐多日呼吸不畅的闷气。
这个时候传来河北一些钢铁企业“恶意应付检查”的消息,公众的反应又岂止一个气愤了得。
据媒体报道,“在环保部督察组现场检查时,这些企业按照唐山市政府要求已经关停或者焖炉,没有关停到位的也承诺按照要求关停。但是,在环保部督察组离开后,这几家企业却重新开启烧结机及竖炉”,而且顶风作案的不止一家企业也已不是头一次,早在2014年2月,环保部组织的督察就发现,本次被曝光的企业“经多次督察,仍不执行停产决定,大量污染物直排大气”。
在公众视雾霾为国民公敌的环境中,面对高规格的环保督察,河北这些企业居然敢敷衍应付阳奉阴违,置环保于不顾,依然向大气直排污染物,堪称胆大妄为。人们气愤、震惊之余自然会产生困惑:支撑其胆气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除了必不可少的利益驱动,地方政府的默许恐怕也是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多年顶风作案早有恶劣记录,至今却还敢敷衍督察组,仅凭企业一己之力断然无法长久维系。空前严厉的环保督察碰到了“恶意应付”,而这种恶意应付里很可能还有地方政府的影子,再次说明了中国治霾的艰难。
中国治霾为什么难?看一下本次曝光的企业的身份就明白了—都是钢铁企业。人们对此不能不打一个问号:钢铁行业原本是2016年年初“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象,而在河北一些地方,何以不但未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相反还在开足马力大肆生产甚至连雾霾天都不肯放过?这是否照出了一些地方“伪去产能”的真相?
“伪去产能”并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11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煤炭钢铁落后产能专项督查和清理整顿,就要求“严格把关,确保产能真去真退”。
雾霾与落后产能高度相关,去产能有多难,治霾就有多难。而去产能之所以困难重重,实因为其牵涉了太多而又敏感的问题。
去产能不仅仅是企业乃至行业的事情,还往往关系到地方政府,因为去产能说说容易,一到与税收和就业相关联,对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来说都是困难的选择。淘汰落后产能,在中国的语境中,淘汰并不难,难在是否有新的优秀产能及时补位。而这无疑又是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大问题……
从治霾说到去产能再说到经济转型,一个问题催生出另一个问题,甚至可能循环往复。就当前而言,“产能真去真退”应该是一个突破口,重要的是需要走出一条真去产能的新路。经济学家指出,一些地方不是去产能,而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产量,受到限制的往往不是效率低的僵尸企业,而是高效率的民营企业,僵尸企业则在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继续维持。显然,要让产能真去真退,只有坚持市场化导向,通过兼并重组来消除老旧的产能和降低负债率。
真去产能,真改革真转型,相信治霾不会再是难题。
《治霾之难 难在产能“真去真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shwx/7286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