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05 08:1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对于在朋友圈销售产品的个人和商家,李旼称,要销售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都必须经过食药监部门的行政许可,取得许可证照才能够销售。他建议,对于个人或商家在朋友圈中销售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行为,微信平台应对此有相应规定,如果平台能审核商家销售资质,制定相关规则,微商的问题会少得多。
【观察】
微商遇信任危机不转型难生存
微商塑造了很多神话式的人物,但现在,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已经逐渐被淘汰出局。微商界人士夏影认为,这种“人人做微商”现象将时日无多,这终将是场注定结束的狂欢。“微商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大众对微商的不良印象已经建立,一些有长期意识的团队已开始自我转型和净化。”
事实上,新京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朋友圈确实有一些质量合格、有特色的产品,甚至一些较知名的品牌也有自己的微商团队,它们能赢得口碑,保持长期稳定地发展。
来自杭州微商行业的夏影以一个微商团队举例:团队的高层对所有推广的产品开始慎重选择,往往会找那些名气不大但初具规模的厂家和品牌,综合考虑产品的功效、公司的经济实力、定价是否合理、线下推广和是否舍得在各类型媒体打广告等因素。
“这些价格合理,质量靠谱、特色鲜明的产品在朋友圈是有竞争力的。我们不担心东西推不出去。”
大环境被差评时,消费者会买账吗?他们怎么知道你的产品经过了严格挑选?对此夏影有些无奈, “这个消费者没法辨别,除非自己用过,这就是我们的风险,品牌可能不被接受。”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觉得,微信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化比较高的社群,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存在难度,虽然,他也很希望能有官方的打击能为微商的天空扫除灰霾。
在夏影看来,真正的微商要学会利用微信的社群,与顾客进行“零距离”的沟通,询问买家的需求和使用体验,把问题及时地反馈回去,这是线下实体经营,包括淘宝、京东很难做到的东西。
“我们重点就在终端,体验和反馈,这也是微商的优势。”此外,微商也容易实现顾客的精细化分类,在各级别代理中挑选核心成员,将他们圈子分成学生、主妇、白领等等,了解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和体验,会方便厂商做出更精准的产品设计。
而对于“人人都去做微商”的现象,他觉得这只是一场注定要结束的狂欢,今后微商的发展曲线会逐渐趋于平缓。真正适合做微商的人并不多,这个需要很活跃,圈子热闹朋友多。“我们经常看到的大部分在朋友圈忽悠人买东西的,他们才是真正被忽悠的人。”
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力 实习生 沙璐 赵宁
《揭秘面膜微商之乱内幕 足不出户俩月造出"国际大牌"(3)》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jdxw/1672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