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6 14:1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7月15日11时20分,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凰”(左)和“海豚蓝”在郑(州)徐(州)线上,分别以420公里的速度交会而行
新华社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 陈诗昂
目前,我国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有2395余组,居世界首位,安全运行里程超过37.4亿公里。
一场时速420公里的交会测试,向外界宣示了中国高铁技术的“硬度”。
【世界首次】
时速420公里的交会
7月15日上午8点,一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从郑州东站出发,开始“试跑”。
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铁路高速化17年以来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上午11点20分,在民权县境内,即将开通的郑徐高铁上,两列自主研制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凰”(编号CRH-0503)和“蓝海豚”(编号CRH-0207)相会了。
两列动车组分别以420公里的时速交会而行,一秒时间,乘客就已“飞”过117米。而交会时的相对速度瞬间达到840公里/小时,和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相当。
这么高的交会速度,列车车身只是略微一晃。要知道,即使是普速列车,两车交会时的动静也要比略微一晃要大。
据了解,在7月1日至15日,这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上进行了综合试验,此次成功实现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不仅是世界最高速的列车交会试验,也是两列不同型号动车组首次重联起来进行试验。
【揭秘“中国标准动车组”】
新设地震预警与减灾系统
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了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能够重联运行、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能够相互救援。列车为8编组,4动4拖,车体宽度为3360mm,高度为4050mm,长度为208m,最高运行速度350公里/小时。
列车新设地震预警与减灾系统,当接收到地震报警时,列车自动施加紧急制动。
新设前后车追踪系统,能显示前后车间隔距离,当距离接近时,按提示、预警、报警三级实施语音提示,同时将本车车次、速度、位置信息实时无线传输给地面预警服务器,以供后车预警。
舒适性和功能性都有提高
用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技术中心副主任陶桂东的话说,中国标准动车组跟目前的动车组相比,舒适性和功能性都有相当的提高和完善,“给乘客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座位号牌改成LED显示,字体更大更清晰,乘客更易辨识、找到座位。同时,显示屏上还会显示座位是否已售,买到站票的乘客,可以依据提示适时找到空位休息。
据了解,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定员556人,其中商务座10席,一等座28席,二等座518席。
阅读灯、插座、WiFi全覆盖
1.座椅:二等座椅间距统一调整为1020mm,一等座椅为1160mm,比现有的和谐号动车组略大。座椅色彩搭配更有特色、时尚活泼,每个座椅都配有插座。
2.照明:车内照明就有几百种模式,亮度从高到低,光线从暖到冷,每个旅客都能使用阅读灯,亮度和色温都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
3.WiFi:整列车WiFi网络全覆盖,旅客可随时上网,旅途不再寂寞。
4.安全:在轮轨上加载的防脱线装置,使动车在极端情况下,车轮也不会脱离轨道线。
5.车头:从45个方案中最终选定了蛇头造型。车头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从京剧、龙图腾等元素中把握设计灵感,给人流动、快速之感。车头设计吸纳了凤凰元素,车形流线型设计使阻力减少5%,意味着在时速高于350公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冗余。
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一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打造中国标准动车组品牌,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有重要意义。
【一个猜测】
是为高铁提速做准备吗?
今后,投入运营的高铁会提速吗?
今年6月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称,高铁运行最高时速恢复350公里在技术和安全性上没问题。
在回答以420公里的时速会车是否安全时,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标准动车组综合试验组铁科院研究员刁晓明回答说:“为了保证安全,测试设备和传感器对测试数据经过分析,对下一步提速都有一个安全保障。”
也有人建议,在一些较为稳定的线路,可以尝试提高运行速度。
【新闻1+1】
为何要研制“中国标准”
中国铁路高速化,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而跑在高速铁路上的动车组,则来自不同国家。多种不同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的动车组共同运行,导致后期各种运行维护成本增加,管理和调度也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制造统一标准的车辆是技术演进的必然。
从2012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研发具有统一标准的动车组,称为“中国标准动车组”。
2015年6月完成两列动车组组装、调试并下线。这两列车,就是此次进行试验的“金凤凰”和“蓝海豚”。
(河南商报)
《中国标准动车组实验成功:时速420公里的擦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yuduxx.com/mszx/47652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